北京时间: 2:54am   杰克逊时间:1:54am

       回到北京的第一个晚上,由于时差关系,我醒了。满脑子像过电影一样放映着过去的十个月,酸甜苦辣咸各种滋味一并涌上心头。在这样一个宁静充满思绪的夜晚,也只能对着电脑记录下心情。

       2011年8月14日,是我第一天来到JSU(杰克逊州立大学)。密西西比的艳阳刺的我睁不开眼睛,整个校园充满了古老校园的气息,大片的绿色草地和一栋栋红砖的教学楼。打开宿舍更是被硕大的两人间宿舍所震撼,24小时的热水淋浴,坐式的卫生间,这是在中国接受了20年教育的我想都不敢想的优质宿舍。我的室友是一个性格直爽,善解人意的黑人女孩。刚开始我还不习惯她飞快的语速,总是一遍遍的叫她重复,到后来,我也可以用英语和她开调侃玩笑了。

       在来之前我就知道JSU是一所黑人大学,可是来了之后才知道我之前对黑人的了解少之又少。学校里的餐厅,银行,健身房,学生活动中心的服务人员,我的同学老师基本都是黑人。他们有着美国南部特有的礼节和生活态度。他们总会在回答完你的问题后加上 “小姐”“先生”“夫人”“老师”等敬称,他们总是在你需要帮助时不遗余力,他们没有中国人的委婉,总是希望你能有话直说才不会曲解。

       我在JSU近一年的学习和生活,让我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,以至于现在的我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才可以与国内的生活再次接轨。

       最明显的一点就是语言方面。虽然我本科是英语专业,自诩和外国人交流不成问题。可是密西西比同学特有的南部口音让我充满了受挫感。刚开始只能一遍遍地请求他们重复,可是后来,听到熟悉的南方口音觉得无比亲切,自己说起英语来有时也会带着Rap的节奏。而整日在英语环境中的熏陶,已经让我产生了英语的思维方式,做梦时都会和别人用英语对话。在回中国的飞机上,总是需要克制用英语回答乘务员的冲动,硬生生地将“coffee,please”咽了回去,改口“咖啡,谢谢”。想着回来后不能天天自然地说英语,就觉得无比悲哀。

       作为学生,最大的提升应该是在学习方面。由于这所学校是小规模的黑人学校,不像国内的老师一个人带着十几个研究生,他们对学生的照顾和关心更全面。我在这里选修的社会学的课程,教育学的课程还有西班牙语的老师们,对我的帮助都非常大。他们特别地照顾中国学生,当然不是说因为你是外国人,就对你降低要求。由于从小在中国受教育的环境,我们特别善于考试,每次都会有不错的成绩,可是这些老师不仅注重你最后的考试成绩,他们会在平时经常的提问中国学生,每次我的西班牙语老师总是给我最难的问题,在当地学生都答不出的情况下寄希望与我。这样的挑战让我督促自己一天都不能懈怠,认真的预习复习。而我的研究方法和宗教社会学的老师,柯森博士,他是一个退伍军人,有着极其严格的教学作风,严谨的治学态度。每次他的作业我都要做出一沓的英语论文。以前在国内对引注特别的不注意,而在他的课上我不仅养成了论文引注的习惯,而且学会用一些软件和工具实现快速方便准确的引注。而柯森教授对我的鼓励也让我对学习充满了动力。他帮助我一起申请了IRB(学术委员会)的同意书,还细心地帮我修改论文,连其中的句式语法的毛病都细细地帮我挑了出来。在他的课上我完成了一篇30页的英语论文,而且也许还可以在美国的期刊上发表。然而,这一年中,我最幸运地是认识了格瑞芬教授,她对我像对自己的女儿一般。在我回国之前,她开了近400英里的车带我去周边的城市旅游,还带我去她家做饭给我吃。

最后在我上飞机的时候,她竟然没有告诉我就到机场来送我。这样的情谊让我一生难忘。

       在生活上,美琪老师一家和温翁姐为我们提供了巨大的帮助。由于我们都没有车,也没有便利的公共交通。平时我们出门都是她们开车带我们出去。周六日的时候美琪老师还会带我们参加不同的活动,体验美国当地人的生活和文化。平时,每个周五我们都会开一次例会,解决大家的问题,老师就算自己的工作再忙也都会为大家排忧解难。要是没有美琪老师,我们就不会来到JSU,就算来到这生活的艰难也是不可想象的。而这里的学校的生活条件也是非常优越的,不仅有样式丰富的餐厅,还有器材齐全带游泳池的健身房,不仅有硕大的宿舍,还有空间充裕的安静图书馆。来到这再回中国,对资源占有的紧张感再次袭来。

       除了学习和生活外,我觉得连思维观念都发生了变化。消费观,审美观,价值观都和从前不太一样了。在假期,我和同学们一起走遍了美国的东西海岸,见到了形形色色的人,丰富多彩的事物。从一开始我们总是勤于换算美元和人民币的兑换,到后来觉得一分价钱一分货,美国的东西就得按美国的钱来计算。而见过了黑人的肌肉,健硕的身材,回来后似乎对小白脸失去了兴趣。从前总觉得自己有很多不可以做到的事情,而现在充满了力量,对未来充满了信心。

       总而言之,这一年的JSU经历对我的影响不是一张纸两张纸就能说清楚的,他们都会在我的生命里刻下印记,影响着我未来的方向。我要感谢美琪老师和JSU中国办公室给我带来的这次机会,也感谢这一年中陪伴在我身边的老师和同学们,我们的情谊将永远留存。

怡兰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
Picture
就这么精神恍惚的,不知不觉的已回国两天了,第一次在如此熟悉的环境中,感到不可抵御的陌生。

不需要闹钟的提醒,每天就很自然早早起床,不知道是时差,还是潜意识里期待那边的人facebook在线;去食堂,本以为会爱上那里的食物,但却不自觉地 去喝可乐,可乐里要加冰,晚上去买菜,然后生吃,并很热情的和打饭的人说谢谢,搞得人家一脸雾水,也不知道早餐要吃什么,我想念cereal,想念 egg,想念french toast,想念 pan cake;一打开网页,直奔Facebook;在学校里行走,心似乎只有见到同去的交换生才会砰然一动;眼睛,似乎也是只有见到曾经一起去的我们才会迸发 出亲切和温暖。不想和别人讲话,却又讲个不停,尽管我自己都知道,那只是为迎合必要的礼节而做的自我强制;和很多人一起吃饭,无论何地,何时,却都是曾经 我们每个早晨,中午,晚上一起在dining hall里吃饭的回忆和欢笑;在宿舍里和室友说说笑笑,举手投足间却是曾经和Evon一起在宿舍聊天,看电影的幻想;见到熟悉的人走过,总是忍不住的热情 的说“Hey How are You?”然后一个词才刚出口就急忙捂住嘴变成“Hey 你好吗?”,然后给对方惊愕的表情一个大大的拥抱;每次打开电脑,总会不自觉地想杰克逊现在是什么时候了,或者现在和国内有时差吗,尽管自己早已不清楚, 那个“国内”到底指何地。

依然清楚的记得,那天泪洒机场的场面,至今依旧如此感伤。曾经一个人离开老家昆明到北京,无论是在安检时刻和我家人亲戚说再见,还是在学校门口和我妈妈说 再见,尽管有不舍和难过,我都没有流过眼泪,因为我知道,我只是暂时的离开,马上就会回去的。后来一个人离开北京到美国,在面对我的室友和朋友在身后站成 一排和我说再见的时候,眼泪一直在眼睛里打转却并没有哭,因为我知道,我一年以后就会回来。但是那天,在机场,和那么多人一起走,却哭的泣不成声,泪如雨 下,我至今都无法忘记当时李楠姐和曹云姐的眼神,想到她们两还要自己一个人走,李楠姐还得一个人住机场,想到George依然得一个人留下来独自面对我们 这一群人的离开,想到Chris以后不能再和我们这帮人一起谈天说笑了,想到。。。。。。心,莫名的难受,呼吸就这么肆无忌惮的哽咽了。我一遍遍的在安检 时和她们挥手告别,眼神里,真心的说着“珍重!”。毕竟,对于大家而言,这一别,不知何时再见,就算再见,也不知道能不能依旧是曾经一群人的总和。

收到很多和自己说再见保重的外国朋友的邮件,我每次都会安慰他们说即将有新的中国交换生了,他们都说“it won’t be same”。那天在群里海燕姐也说,我们这一年,是其他人无法代替的。是的,我也想和你们,曾经我们一起走过杰克逊那一年的人说,在我的生命中,你是不可 代替的!

刚和George聊天他才说,现在感觉很空,像放电影一样。我也是,每天都在放电影,不可控。昨天见到雅莲,紧紧地拥抱了一会,晚上总会不自觉地想跑去她 宿舍一起睡,刚才在线上遇到怡兰姐,一直拉着她说个不停,拽她出来吃饭,也希望在校园里看到陈帅哥的身影和他那个标志性的犹豫的笑容。我想你们!

我不知道这样的伤感要到什么时候会结束,或许很快,或许很久。在曾经那上百个日日夜夜里,时间就这么天衣无缝的把我们大家聚在一起,有笑,有哭,有快乐, 有争吵,但至今回忆,一切都是美好的,或者说,美好的记忆总是不自觉地被过滤出来,浮现在记忆的大海里。那一年,真的值得我用心,去珍藏,好久好久。

亲爱的你们,希望大家都能尽快开始自己正常的生活,希望你们都能在你们各自的生活中继续追梦,希望你们依如新生的婴儿般,无畏的去探索未知的世界。

大家,珍重!

杨熙

This is your new blog post. Click here and start typing, or drag in elements from the top bar. Add Comment  大家,珍重! 05/02/2012 0 Comments   Edit | Settings | Delete Add Comment